福德洋(故事點)公民書寫觀覽

福德洋(故事點)公民書寫觀覽

Sty01
【故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解說】此刻2021年7月14日,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士林社大投入士林核心帶「福德洋」的知識社造更不退縮,以線上方式展開社造工作坊。主旨期盼重新認識福德洋圳小流域自然與人文之脈絡,藉由與倫敦都會交融荒野與生活的對話,重新尋找福德洋都會發展的可能性,進而帶動士林人重新定義福德洋幸福,培力累積士林地方學知識地圖種子。
【地點】士林社大視訊教室
【座標】25.08712, 121.52298
【撰文】林伊克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02
【故事】登芝山 觀台北湖底 福德洋
【解說】福德洋,或是平原,或是汪洋。遙想三百年前,就這麼活生生的,四周成了一片汪洋(今稱康熙台北湖),還可見冒出水面的水下部落竹梢,還好我站在芝山岩頂。1694年的這場大地震,嚇壞了毛少翁溪各部落(今之社子島一帶),這次洪水緩緩上升,再不逃就來不及了,有些部落旁還有蟒葛,趕快登上往山腳划去,驚險萬分下在各方水岸登岸(今之士林、天母山腳地帶)。
【地點】芝山岩
【座標】25.0978, 121.52633
【撰文】林伊克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
Sty03
【故事】基隆河截彎取直
【解說】我1980年定居後港墘三腳渡附近。常聽當地鄰居說,他們以前走路就可以到社子地區,不用過橋。當時沒有百齡橋,更沒有承德橋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是大颱風,雙溪河,士林官邸淹水,蔣介石下令基隆河改道,十個月就完工。好有效率!
以前我常吶悶,社子明明連結大同區,為什麼劃入士林區?原來,後港、社子地區本來就是連在一起的。
【地點】基隆河(芝蘭新街)一帶
【座標】25.0978, 121.52633
【撰文】潘天池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04
【故事】福德洋圳小回憶
【解說】第一次看到福德洋時,真不知道是指士林地區。我運動的團名戴有『八芝蘭』 三字,現在才知道它的由來。我搬到士林約有30年,當我兒子念士林國小時,常說學校的水溝有小魚、小蝦,現在才明白原來可能與福德洋圳灌溉水路有關。學校旁現在有條福德街,不知是否與福德洋圳有關?
【地點】士林國小福德路(中正路)
【座標】25.09211, 121.52431
【撰文】周秀鳳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05
【故事】福德洋圳的由來
【解說】福德洋圳是於乾隆元年(1736)由佃民合力開鑿而成,取水於雙溪,是過去八芝蘭最重要的灌溉水源,也是孕育士林人生命的重要水圳。福德洋是當時的地名,「福德」是土地公,「洋」在閩南語的意思是平原,是指雙溪、基隆河及劍潭山間的平原地帶。因此福德洋是指「有福德祠土地公保佑的平原」。
福德洋圳的功能
1、灌溉林仔口、溪洲仔、下樹林、福德洋、洲尾頭一帶的農田
2、提供舊街、士林街的民生用水
3、日本時代供應士林紙廠的工業用水
【地點】福德洋圳
【座標】25.09456, 121.54542
【撰文】葉淑蓮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06
【故事】立碑.不只歌功頌德
【解說】要不是士林神農宮那方乾隆57年(1792年)的《芝蘭廟碑記》,漳州人康熙時期就到士林開墾的史實,恐怕就只能淪為傳說;20年後廟裡另一方《芝蘭廟碑記》,則更清楚交代:原來是淡水同知的建議,神農大帝才擠下福德神,成了福德洋芝蘭廟的主祀。現代講求簡潔,沒有立碑的繁文縟節,卻也讓史實點滴消褪。如果能在公共建設上貼個 QR Code ,歷史會不會更生活化些。
【地點】士林神農宮
【座標】25.0978, 121.52633
【撰文】吳玫珍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 Sty07
【故事】士林神農宮.2016年才列市定古蹟?
【解說】士林神農宮是士林最古老廟宇,不但保有乾隆時的長生祿位、裸身開基神農和福德等木雕神像,還有重要史料碑刻,怎麼可能?!原來它在1981年間曾名列三級古蹟,但複查時,因為殿前木刻已全部油漆刷新、龍柱也改用大理石…,於是1985年當慈諴宮、惠濟宮、芝山隘門列入三級古蹟時,它卻被公告解除古蹟資格。直到30年後才又列入。古蹟真不能亂修。
【地點】士林神農宮
【座標】25.0978, 121.52633
【撰文】吳玫珍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08
【故事】Y星人
【解說】「草山管理局」成立於民國38年,次年更名為「陽明山管理局」,當時接管「士林」及「北投」兩鎮地方行政與自治事務,民國54年換發身分證,英文代碼「Y」代表陽明山管理局,蔣中正先生有Y10000001的特殊身份證編號。民國63年陽明山管理局去除地方行政權後,「Y」字頭之身分證字號仍持續配賦至民國64年底。
【地點】陽明山管理局
【座標】25.09055, 121.53012
【撰文】繆振梅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 

Sty09
【故事】慈諴宮看夜市人生
【解說】清嘉慶元年(1796)創建「芝蘭街天后宮」,咸豐九年(1859)發生漳泉械鬥,遭泉州人焚毀。潘永清建議於下樹林南方的山仔腳一帶重建八芝蘭新街和天后宮,同治三年(1864)方始重建,竣工後稱「芝蘭宮」。光緒元年(1875)至光緒六年,廟擴建為兩進式之廟宇,並正式命名為「慈諴宮」。民國四十三年增建三座並排而立的戲臺,晚上攤販和遊客如織,廟後方空地興建文史館以保存歷史文物及辦公空間。
【地點】士林慈諴宮(士林夜市一帶)
【座標】25.08947, 121.52465
【撰文】繆振梅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

Sty10
【故事】當夜市古蹟遇到都更—潘元記古厝
【解說】潘家為閩南漳州人,士林舊街因漳泉械鬥而全毀,潘永清因而規劃開發士林新市街。潘元記古厝於咸豐十年(1860年)座落於今天的慈諴宮西南方,後方是基隆舊河(今天的基河路)的渡頭。現在古厝外觀覆蓋鐵皮,入夜後小吃攤販簇擁,隱身於市林夜市的大南路上,2020年成為東馬建設的預售案「士林一品」的一部分。
【地點】士林潘元記古厝(士林潘宅)
【座標】25.08957, 121.52407
【撰文】繆振梅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11
【故事】憶士林大馬路—福德洋圳南幹線
【解說】文林路101巷,在我唸書時是叫大馬路75號。記憶中大水溝未加蓋子前,是一條寬5公尺以上、深有3公尺,我們都簡稱住在大水溝傍。當時是三面光水泥,中間有小凹槽。住家對面後來也蓋了一排販厝。聽說是水利地所申請的改建地。平時水量很少,就只在中間凹槽內。有一次颱風過境時,險些溢出。這段寬大水路,僅見於文林路至大東路之間。(文林路舊稱士林大馬路)
【地點】文林路101
【座標】25.08789, 121.52573
【撰文】繆振梅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連結】

Sty12
【故事】宮ノ下站—劍潭捷運站前身
【解說】北淡線鐵道,為台灣第一條鐵道支線,日治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建設經營。火車行經台北神宮下方的宮下町,設有「宮ノ下站」,里程自台北起3.7公里,1915年(大正4年)~1942年(昭和17年),1942年(昭和17年)一度廢止,1953年(民國42年)復站,不久後再度廢止,1997年捷運淡水線開通後設為劍潭站。
【地點】劍潭捷運站
【座標】25.08427, 121.52497
【撰文】繆振梅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張錫塒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參考】《日本遊覽旅行地圖 臺灣部分》(1934

Sty13
【故事】1859年芝蘭街漳泉械鬥
【解說】台灣漳泉械鬥始於乾隆晚期,咸豐年間最盛。北台灣以1859年的大台北械鬥最慘烈,桃園以北幾乎遍地烽火。泉州人以艋舺黃龍安為首,漳州人則群聚板橋林家麾下,從1859年九月,一直戰到隔年正月才議和。這一戰雖然因為林家傾人力財力,漳人得勝,但是芝蘭街卻付出慘痛代價,整個街市被焚毀。居民本想重建,卻又遇大水只好作罷,決議往南遷村。
【地點】士林舊街
【座標】25.08798, 121.5242
【撰文】吳玫珍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參考】《日本遊覽旅行地圖 臺灣部分》(1934

Sty14
【故事】芝山岩隘門(1825年)
【解說】芝蘭林街墾殖十年後,在芝山岩地主黃家捐地村人籌資下,經12年,1764年建成惠濟宮(開漳聖王)。自此,芝山岩成了當地漳州族群凝聚與心靈寄託中心;又因街市欠缺禦敵設施,此地地勢高也成為天災人禍的避難所。然而,1786年在此躲避林爽文餘黨禍亂的村民全數被殺;之後台灣族群械鬥日益嚴重,加上經濟穩定發展,1825年,居民決議在此建置隘門(具壕溝、雉堞、銃眼)自保。1859年,居民因此得以熬過北部最慘烈的漳泉械鬥。
【地點】芝山岩
【座標】25.1039, 121.53027
【撰文】吳玫珍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參考】《日本遊覽旅行地圖 臺灣部分》(1934

Sty15
【故事】惠濟宮—台灣現代教育的濫觴
【解說】為提倡讀書風氣,1840年潘永清建議興建芝山岩文昌祠,隔年並設義塾授課,此後,芝蘭文人雅士匯集,科考人才輩出。也因此,1895年日人據台,就將臺灣總督府學務部設在芝山岩,而且在惠濟宮後殿設置全臺第一所小學「芝山巖學堂」實施兒童義務教育(日本都尚未施行的),普及日語化。1910年臺灣總督府更立義務教育法規,明定8-14歲臺灣學童須強制入學。
【地點】芝山岩惠濟宮
【座標】25.10306, 121.53075
【撰文】吳玫珍
【審稿】林明志老師
【編輯】謝依靜
【課程】福德洋圳鑑古至今擘未來—知識地圖種子工作坊
【指導老師-文史】張清鴻
【指導老師-生態/都發/PPGIS】林明志
【所屬社大】士林社區大學
【延伸參考】《日本遊覽旅行地圖 臺灣部分》(1934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